星期四, 9月 28, 2006

2006年9月3日 背包客聖地 – 高山路

一早吃完早餐,問過櫃台小姐捷運站位置後,退房出發去高山路,一個號稱由背包客統治的國度,事實證明仍是由資本主義商人把持所有一切,不過背包客早就被馴服在唯錢是問的氛圍下,開心地悠遊其中。

目 前為止對泰國人民的印象仍相當好,飯店櫃台的小姐很親切,捷運站服務台的煥發光采的靦腆笑容使我心情大好,就連出捷運站時在地圖前多待一下,都有警衛主 動詢問是否需要幫助,曼谷果然還是個人情味濃厚的地方。不過當我在捷運站出口外等著要拍一張BTS的仰照時,竟然還有巡邏警察過來關切,攀談期間錯過兩班 BTS,又不好苛責他,實在為難。


從BTS 最南邊的Saphan Taksin 站出口前行數步即見渡船碼頭,但是今日的難關才剛開始,眼前就有兩個渡口,也都有人在排隊,放眼望去只有泰文,忐忑不安的我只好向狀似遊客的女孩打聽,這 兩位日本妹妹果然內行,帶領我到另一個的碼頭。然而,不知死活又懶得求證的我,在傍晚時在同一個難關吃鱉,原本要去Tha Tien碼頭觀賞鄭王廟的日落,看到有艘船在藍色碼頭等,原來那是往來對岸的接駁船,看日落的計畫泡湯。

昭批耶河的水看去黃濁濁一片,較一般清澈的溪流多了一份沉滯鬱重的感覺,不過這可是孕育泰國文化的母親之河啊。觀光船上的導遊一路上口若懸河地用英文介紹河邊景點,我對她滔滔的話語卻似水流在船邊激起的浪花,不留一點痕跡,我對泰式英語的理解還需加強。


Chao Phraya River 黃濁色河面




13號碼頭可看見拉瑪八世橋


走出13號碼頭後右轉,看到這條巷子走進去就到高山路生活圈

高 山路,出名的原因是有相當多的背包客在此出沒,尤其是已開發的歐美國家。此地的經濟生態,也因此大幅轉變。只要在中午過後到街上踅一趟,當會為此區繁華熱 鬧景象而吃驚,街道兩旁櫛比鱗次的各樣店鋪,店門之外的騎樓,又被眾多攤商所盤據,街道中間還有不少賣小吃的行動推車及兜售手工藝品的小販,充斥其間的就 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了。擁擠混亂、人聲雜沓,是大家對高山路的典型印象,到此處輕易就能感受金錢爭逐與商業氣息的濃重氛圍,腎上腺素快速分泌,因為有 太多新奇刺激與原始欲望交纏混雜在這條短短的高山路上。

這 裡也是世界名牌匯聚處,只是別想買到正版,從背包、衣服、鞋子、家飾器具、傳統布料等,該有的這邊都買得到,至於價格,就看個人的手段了。我將高山路走過 一圈,包含隔壁的街道與小巷,吃了泰式炒麵、怪味椰絲小薄餅、柳橙原汁,仍然覺得昏熱疲倦,大概是這區令人頭暈目眩的商品太多了。

其 實沒打算這麼快就要嘗試曼谷的公車,只是想說星期日,可以去週末市場見識一下,我住的 guest house服 務人員跟我說最好搭公車,搭計程車的話,車資應該是一百二三十吧;出得馬路,計程車司機給的答案都是差不多要三百泰銖,嘟嘟車則是根本不去那裡,我只好選 擇公車。曼谷的公車很多,但是公車站牌卻很不友善,只有標明此處有那幾號公車會停靠,其餘公車路線等資料,一概闕如;更令人苦惱的是,有些公車並不是真的 在你所在的那個站牌停車,而是在你身後數十公尺處,立著一樣的站牌,上頭寫著相同的公車號碼。總之,上蒼保佑,我順利搭上他們的風扇公車,就是只有電扇, 窗戶全部大開,避免悶熱;不過效果實在很有限,車上不久就塞滿了人,逐漸高升的溫度、汽機車廢氣與乘客摩肩擦踵的人味,讓我直想逃下車。好不容易,恰圖恰 週末市場終於到了。

泰 國吸引人的特點之一就是購物,有很多價廉又物美的商品可以在曼谷找到,不過你得花時間慢慢尋找,所以有了週末市集,裡頭應有盡有,非常豐富,問題是:它實 在大的不像話。外頭豔陽高照,棚子下沒有空調,陷落在如潮水的人群中,連一區都來不及逛完,我快步擠到步道外,買了顆給觀光客的椰子(二 十泰銖,當地人則索價十泰銖),就地將它解決了,回頭再殺入市場中,經過了約三小時在市場中的載浮載沉,吃了一碗疑似肉骨茶麵的點心,一枝泰國風味的紅豆 牛奶冰及其他忘了是什麼的食物後,跳上BTS落 荒而逃。大概我是抱著逛百貨的心情,對大部分的商品都挑剔品質,另外考量不想增加到柬埔寨的背包重量,所以什麼也沒買,不過見識到了全世界最大的市集,感 覺就是誇張與恐怖,把如此多的攤商匯聚一處,再吸引龐大難計數的顧客來,數萬人擠在市集中進行熱騰騰的討價還價與商品交易,這就是曼谷式的生命力展現吧。

晚上回到高山路,竟然看到下午在週末市場表演足球特技的街頭藝人,一樣吸引眾多歐美人士駐足圍觀,原來曼谷沒有想像中那樣大。

傍晚在 Central Pier 等船,南邊的大樓


在渡船上,天色暗了

標籤: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