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2月 12, 2008

甘比亞流水日記 -- 2008/02/18(續) 班竹印象

關於班竹的印象

渡輪口

從甘比亞河北岸走台灣公路進來班竹,出海口區等待渡輪的地方叫作Barra,兩扇斑駁厚重的鐵門,只有在渡輪到達時開啟。
一長排等著上渡輪的車輛及人員得在門後數百公尺長的水泥甬道上呆呆等著。兩旁高聳的水泥牆,灰撲撲的,與地面同時形成一個ㄩ字,頭上白花花的陽光灑下,底端的渡船碼頭仍遠在視線之外,車輛不留情地排出濃重的熱氣,行走其中,感覺自身變成一個冰淇淋大甜筒,愈是行進身體就愈融化流淌成黏膩軟滑的一灘液體,回頭看一眼,就會發現怎麼大部分的我已經融解甚至煎熬乾涸成一漬油漆裂塊。


渡輪是種造型奇特的機器,是水泥甬道的終點,也是延伸。中央是寬大的甲板,可供兩排大型車輛停放,左右兩側為成三層樓狹長的通道及座位區,艦橋橫跨在中央通道之上,與兩側樓板相連。

在渡輪上,有機會看到各式各樣的貨物,被運送或是販賣著,小販在人群中穿插走動,肚子餓了,頭頂盤子的婦女與小孩,提供有香蕉、花生、腰果、地瓜、麵包、蛋糕、油炸麵糰;渴了,桶子裡有汽水或是小塑膠袋的果汁冰塊;不管是口香糖、牙刷、牙膏、手錶、太陽眼鏡、手電筒、甚至檯燈,通通可以在這個神奇的空間中找到。當我正覺得交錯而過的船隻看不真切,卻苦於距離已遠,眼一瞟,已經發現在我手邊兩步之處有個年輕黑人,衝著我擠個笑臉,抬臂展示手上的一大串望遠鏡。

渡輪抵岸後,就是班竹的安全檢查站,典型的殖民風格建築,旁邊的通道再度見到長排的車隊與人潮,等著上渡輪。駛出檢查站,應該就是班竹港口了,貨櫃疊成的巨大方塊堆,房子前掛著貿易商行辦公室的招牌,其餘景色不變,許多人緩慢地走在街頭,更多人坐在商店及辦公室前瞪著過往的車輛,眼神瞧著有些空洞也有些淡然。當然路況同樣糟,迂迴曲折地跳躍前進是最安全的方法,深恐掉進路上的大坑,又一面讚嘆,那些大型載客巴士司機的技術了得,可以闖過這險地。

觀光是大產業

如果只遊歷 Kombo 西北角的Bakau地區,應該會對班竹留下美麗的印象,觀光飯店、海灘及充斥其間的歐洲觀光客,這裡只是個歐洲的模仿,滿足了歐美人士對物質生活的依戀與非洲景觀的想像?也許甘比亞政府一開始的打算就是如此,現代與進步的代名詞就是西方文明,尤其鄰近的歐洲對這塊區域的影響極深,這種想法似乎理所當然。 而Cape Point (岬角區)是Kombo地區對現代化西化展現諂媚面貌最清楚之處,華麗的星級飯店、清潔的沙灘、打扮整齊的服務生、清涼的啤酒…,棕櫚亭子旁進行日光浴的闊綽觀光客,伴有健壯男黑人的中年白人女性,摟著年輕亮麗黑妹的癡肥白人男性,還有他們臉上露出的自我優越微笑,就像不斷加強的廣告:這裡是西方人的天堂,快帶著銀子來到這吧,我們全都奴顏婢膝等著你們。

是的,西方人帶來大量金錢,同時他們的生活方式如此迷人,享受階級優勢的好處如此迷人,我們怎麼能不把他們所有一切都學過來呢?金錢崇拜是我們要服膺的價值核心,只要如此,甘比亞首都地區就會興盛繁榮,跟那些西方白人一樣。

走進巷弄裡

實際情況顯然與目標還有巨大差距,只要走離開包裝美麗的大西洋路 (Atlantic Road)或北岸岬角的 Cape Point,從小巷子走進當地居民的住宅區,就可以發現這裡庶民生活與上層社會直是判若雲泥。沒有柏油路,永遠是坑坑疤疤的紅土路,周遭永遠有紙屑垃圾,不知道是當地人沒有概念,還是他們喜歡藉著買東西以及將包裝四處丟棄宣示對這塊道路或區域的資源使用及擁有權?此地最常看見的,就是垃圾,還有一堆堆聚集而成的垃圾塚。垃圾塚是因為很多垃圾堆上頭都有焚燒過的焦黑痕跡,當垃圾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有人在上頭燃起一把火,就地消滅並有效達成該堆垃圾減量的作用。什麼!?戴奧辛?你剛才問的是這個嗎?我懷疑有任何當地人聽過這個詞。

稍加留心,可以發現路旁有路徑不規則的水溝,嗯,好吧,解釋一下,這不是公共建設中所謂正統的水溝,只是各家的污水流出匯集而成的地面河流,緩緩流淌在小孩玩耍、老人呆坐的街邊巷弄中。其實,有些住宅區是有水溝的,而且難以忽略它的存在,發黑惡臭地安靜處在路邊,相信我,看了一眼就會明白甘國為何每月都會有清潔日(※註),同時心中浮現一個感嘆:他們怎麼不改成每天都是清潔日?

若是日落時分經過Bakau的當地住宅區,該會見到許多人趁著陽光消退的閒暇時光在路上散步,說是散步是因為就算他們帶有目的地,走的步伐仍是緩慢的,遇著認識的人,還是要寒喧打屁一番,表示彼此很嘛吉(match)。有些住家,婦女已經在門庭處排好樹枝,準備升火了,她們喜歡煎魚或是炸麵粉丸子,更多的是燉菜,路人很難忽視那撲鼻香氣。孩童仍在較空曠的十字路口踢球,城市果然比鄉村有較多資源,小朋友腳下搶的可是貨真價實的足球,不是一堆破布綁紮成的球狀物。年輕人三兩成群聚在一塊兒聊天,往往旁邊就有一台收音機,播送著強烈節拍的舞曲流行樂,頂著嶄新的雷鬼麻花辮、扭動著最流行的舞步,展現自己與生俱來的節奏感,同時炫耀自己是多麼投入追逐流行文化,這可是同儕間最要緊的一件事,不這樣,如何在貧瘠的環境中證明自己的價值?

眼角瞥見黑色塑膠袋在紅土道路上翻滾騰揚,最後凌空而起、晃盪搖擺墜落街腳,彷彿暗示著當地人民的隨波起浮、身不由己,人的存在對這個環境,顯得如此輕盈,像空氣般沒有重量。

交通問題一直是城市發展不得不面對的挑戰。班竹在這方面明顯讓人感覺車輛成長超過了都市建設的速度,如果,這裡有所謂的都市建設計畫。一言以蔽之,就是『混亂』罷了,道路缺乏維修,柏油路邊的斷裂面觸目驚心,雖然有速限標示,不過沒人負責取締,除了主要幹道是一直塞車外,其他路段就是讓駕駛人放膽踩油門的場所,因此在班竹不太會見到行人或單車與汽車爭道的情況,除非是蓄意找死,否則路人只敢在柏油路邊的紅土沙礫上行走,不時還會被快速駛過的車輛鳴笛示威。

市區中的主要幹道都鋪有柏油路面,巷弄中就只見顛簸不平的紅土路了,乾季時黃沙滾滾如同在行在瀚漠上,細沙悄悄地從鞋面細縫中溜入,讓走路時更有路感;雨季時,路面低地會積水成塘,有時會有稚童玩水其中,伴隨一旁的常是車轍縱橫的泥濘,路人得小心翼翼通過,稍有不慎就是滿身泥漿。

其實我對大班竹地區(Kombo)的印象還是模糊、跳脫的某些影像片段:嶄新的房屋、觀光客、高級渡假飯店、高級官員宿舍、總統村、沙灘上閒適的棕櫚涼亭、日光浴的有錢觀光客、手工藝品市場、各類紀念品、木雕、鼓、明信片、Bakau漁市場、圾垃滿地、發黑的水溝、顛簸難行的紅土路、混亂的交通、電影院外排隊觀看足球賽的年輕人、路旁下棋的老人、所處可見的紀念碑、當地人民冷漠疏離的臉孔,充滿戒心的外國人。

待的時間不長,接觸面向也很有限,過後再回想,對班竹模糊的印象中還剩下什麼?氣味、顏色聚成黏糊糊一團的似曾相似,慢慢浮現出的一個急於向西方現代化看齊的城市。
一個非洲人的首都,另一個歐洲的模彷。

標籤: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 Home